光陰荏苒,轉眼間,十年便過去了。
二零零三年三月,玄善堂正開始學習子平命理。(這一年,亦是香港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年---爆發了沙士疫症。)
從開始對子平命理一無所知,到現在基本上可以替人家論命,這段學習經歷也相當漫長,中間走過了不少崎嶇的道路。
玄善堂最初是買書自學八字的。有了一定的基礎後,在二零零四年報讀了林國雄的八字初班和高班,共二十堂;翌年,在香港大學校外進修部報讀了為期六堂的八字班,之後,玄善堂便再沒有參加任何相關的課程,專心自學。
在自學的過程中,玄善堂彷彿走進了一個美麗的沙灘,這裡有很多形狀、大小不一,顏色瑰麗,色彩奪目的貝殼,令人目不暇給,愛不惜手。玄善堂沒有正式統計,期間所買的中、港、台命理書籍和雜誌,超過一百本以上。當中,台灣和香港出版的書籍佔最多,只有少量是國內的。至於種類方面,包括古籍和現代作品,作者有出名的,也有名不經傳的。古籍方面,玄善堂曾看過的書籍有《滴天髓》、《三命通會》、《子平真詮》、《窮通寶鑑》和《神峰通考》;而近現代的作品,包括:徐樂吾的《子平粹言》、《古今名人命鑑》、《滴天髓補註》、吳俊民的《命理新論》、梁湘潤的《子平母法總則》和《子平基礎概要》等、吳懷雲的《命理點晴》、胡一鳴的《命理精論》、司螢居士的《八字泄天機》、許羽賢的《子平命學導航》、《子平也瘋狂》等、黃友輔的《實用子平學真詮》等、陸致極的《八字與中國智慧》、尤達人的《達人通鑑》等、朱鵲橋的《鵲橋命理》等、羅量的《點算八字入門》等、林真的《林真命理學初級教程》、徐偉剛的《八字正解》等…..(書籍實在太多,故未能一一盡錄。)
沉浸在這個浩瀚的子平命理大海裡,讓玄善堂開闊了眼界,學到很多相關的知識,實在受益不少。在過去的十年裡,玄善堂看過無數的子平命理書籍。(坦白說,當年讀大學寫論文時,也沒有看過這麼多的書籍和認真的做筆記啊!)正因為這裡有太多太多的寶藏,故此,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,甚至走上歧路。算命應以「古法」還是「今法」?是否需要「調候」?「神煞」是否有用?「格局論」才是子平正宗之法?「用神」的意思是甚麼?用甚方法「捉用神」?凡此種種問題,至今仍未有定論。古今的命理名家,各有不同的風格,實在很難說誰才是最正宗。況且,玄善堂亦不想在此公開評論,一來學識所限,二來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爭論。所謂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」,玄善堂認為我們不必執著於誰是誰非,必須多實踐,從論命的實戰中吸取經驗,日後,自然找到準確的論命方法。
二零零四年七月,玄善堂在互聯網上設立「玄善堂術數研究」(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site/xuanshantang/home 這是後來的版本,最初的版本已沒了。),開始公開與志同道合的易友分享學習心得。最初,文章以相學及八字書籍推介為主。二零零七年,玄善堂希望與更多同路人和朋友(在網絡上有緣結識的和知道玄善堂正真身份的人)作更多的互動交流,於是「玄善堂術數研究」由網站轉變為博客(http://blog.yahoo.com/_34EZOHNTBKMHXBKP6EH3UQNS5I/cover)。博客成立至今,已累積超過四百篇文章,累積瀏覽人次超過十九萬五千。(若每次瀏覽有一元的回報,這個數字也相當可觀啊![說笑])玄善堂的網誌,有幸被知音人多次轉載(有註明出處),亦有不少被人抄襲、「盜載」(沒有註明出處)。文章被「盜載」,當然有點不高興,不過,從另一角度來看,這豈不是證明玄善堂的文章言之有物,有「盜載」的價值嗎?這不是更值得高興嗎?(有時候,人要有一點「阿Q精神」才會開心!)
回顧過去,玄善堂以學習子平學理為主。展望將來,玄善堂會繼續努力,集中多作論命的實踐,寫更多的文章和各位有緣人分享。
玄善堂衷心向每位瀏覽過網頁或博客的朋友致謝,尤其是長期以來忠實支持的好友。最後,謹祝各位生活愉快,平安是福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