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個仲夏的早上,玄善堂在網絡上看到在一張攝於1961年、刊登於《華僑日報》的報紙照片中,一位年僅十一、二歲的小學生何柱國站在畫面右側(見附圖),代表赤柱聖士提反小學將所籌得的善款轉交予報館。他年紀雖小,相片亦有點模糊,但隱約間卻見眉宇間透出一股不容忽視的氣勢,彷彿注定與尋常童年不一樣。
從傳統相學角度來看,五官形貌是「形」,神態氣度則為「神」與「氣」。經典《神相全編》中言:「形止神行,神主命也。」意思是,五官輪廓雖可觀察命運之跡象,但真正決定其人貴賤吉凶的,是那股由內而外流露的神采氣勢。
照片中的何柱國,其眉形清朗、眉宇開闊、眼神堅定不浮躁,正合所謂「眉清目秀而目帶光者,主少年有志」之說。他的目神沉靜帶銳,並非天真未熟的孩童眼神,而是一種自覺、沉穩、略帶「鷹氣」的銳氣——這種氣場,在相學中乃大貴之相。
這張照片不只是歷史瞬間的記錄,更是一幅準確描繪「氣度天成」的看相範本。在相學裡,一個人的命格高低、氣場貴賤,往往在童年已隱現端倪;形貌可修,神氣難造。而何柱國年少時的這份內斂而堅定的神態,正是其未來成就的伏筆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