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次,玄善堂和大家簡單地介紹過王亭之的《風水平談》,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去看看呢?
坦白說,今時今日,能夠有如此實力:既對術數歷史文化有深厚的認識,又對風水理論與實踐有如此純熟的掌握的玄學家,的確絕無僅有。
因此,這本《風水平談》,實在是不可多的術數經典。
以下,玄善堂打算藉著某些篇章的內容,和各位分享一些看法。
l
「觀形望氣是旁支」
在這篇裡,作者指出「觀形望氣」並非玄空風水的重點,重點是理氣。又指出,先秦時期,並非「孔子說九流十家」(玄善堂按:正確的說,應該是西漢時的司馬談提出的,而非孔子。)。
除了陰陽家之外,還有「形法家」。
作者介紹「形法家」,說:
形法家自稱可以「大學九州之勢,以立城郭室舍形。」這簡直便是風水師了。然而還不只這樣,他們還說根據「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,器物之形容,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。」那就於風水術以外,還兼相人之形,以至六畜之形、器皿之形。
所以形法家大則相天下地勢,小則相屋舍,旁及相人物,一切以形為根據。其所立的法則,便即是「形法」。他們不但是風水的旁支,而且恐怕還是相學的先河。(《風水平談》,P.31。)
原來,當年除了「九流十家」之外,還有一個對後世術數文化有如此影響深遠的學派,真是「唔講唔知」啊!
l
「天人感應」的道理
所謂「天人感應」,即是人與自然的感應。用這套理論,便可以解釋卜筮、星占、風水種種術數了。
為甚麼可以憑卜筮問事呢?
作者詳細地解釋,說:
並不是真有神人坐在空中,聽著你喃喃祝禱,然後賜一個卦象給你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那神人便真的一刻都不得空閒。
所謂卜筮,只是人與自然的感應,人在心中有疑問,至誠占卜,當人與自然溝通之時,就可以得出一個卦象,解答心中的疑惑。
這情形,古人說是「天」的力量。其實我們可以這樣解釋——當占問者精神集中於一問題之上時,便等於將人體的能量集中,由是可以吸收大自然的能量,兩種能量融和,因而就產生了潛在的力量,能夠解答心中的疑難。這潛在的力量,便即是所謂「天人感應」。(同上書,P.38。)
有了這個理論基礎,我們就可以解釋到占卜為何可以預知吉凶了。這亦替傳統的占卜文化,卸下了神秘的面紗。
l
「日者」之所以為「日」
作者認為,術數與日(太陽對地球的影響)的關係最為重要。
他說:
到了漢代,陰陽家中實以曆法家最受重視,原因在於曆法跟人事的關係最密切,而且一切術數,都離不開曆法所用的干支五行。此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,那便是闡釋「天人感應」,最好的例子無過於曆法。(同上書,P.42。)
何解如此?
因為,驚蟄而一切冬眼的蟲類甦醒,芒種而草木萌芽成葉,諸如此類與農事有關的節氣,無不跟曆法有關,於是一切自然生態的物候,均與太陽對地球的影響(「日」),有很大的關係,都可以用「天人感應」來解釋。
因此,在古籍裡,均以「日者」來形容懂得術數的人(即現代的「玄學家」)。
l
「風水最重師承」
作者說:
術數非有師承不可。以玄空風水為例,假如不懂得中州派的《玄空三訣》,則根本不可能讀得通古代遺留下來的典籍。以《青囊經》、《青囊序》為例,古今註疏不下二百家,可是大多數卻是私心自用,一味從《易經》、《河洛》來想辦法解釋,結果愈高深便去原意愈遠。(同上書,P.97。)
玄善堂對此,深表認同。
所有術數,都要有「師承」,才可以學得精、學得好。
向來,術數之學,守秘甚嚴,若非入室弟子,難以有「真訣」的傳授。
或者,術者為保存本門之秘;又或者,統治者刻意搞亂術數的傳播,使民間不得「真傳」而不能預知天下大事,從而對政權有不利的影響。
所以,「巿面」有不少術數,都是「似是而非」,真偽難辨。
我們無知,以「偽術」為「真訣」,窮一生的精神時間來研究;還以此「偽術」與人爭得你死我活,豈不是天下間最大的蠢材?!
除了這些內容之外,書裡還提及不少既有故事性,又發人深省的軼聞往事,是一本內容相當實在、豐富的玄學專著。
總之,玄善堂認為,這本王亭之的《風水平談》,絕對是玄學愛好者必有的珍藏。
《風水平談》既有知識性、趣味性和實作性,適合不同愛好的讀者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