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善堂經常對人說:「中國有很多經典名著是一生人必讀的,其中一本書是《周易》。」
《周易》一書,內容豐富,人所皆知。
《周易》除了可以用來占卦之外,當中亦有不少人生哲理,值得細讀。
例如,「既濟」卦和「未濟」卦,就有著深刻的處世之道。
《周易》有六十四卦。
六十四卦最後兩卦是「既濟」和「未濟」,這樣安排是頗富匠心的。
「既」,是「已經」之意,完成時態;
「濟」,原意是指「渡河」。
既、濟二字加起來,就有「已經成功」的意思。
「既濟」卦符,陰陽之爻都得位:陰爻在陰位,陽爻在陽位。
陰陽交錯,極為和諧。
封符表達了「完成」得很圓滿、很完美的意思,提示已經十分得體圓滿地完成了,所以,稱之為「既濟」。
如此看來,大家都會認同,這卦的意義應該是很好的吧。
然而,卦辭卻說:「既濟,亨。小利貞,初吉終亂。」
《象傳》也說:「水在火上,既濟;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」
雖然卦符各爻的排序「當位」,但是過於完美的組合及其隱喻的成功,正隱伏著危機。
所以要「思患」,要「豫防」險阻的發生;所以它提示該卦是「初吉終亂!」
這個警示,就是根據陰陽相互轉化(樂極生悲)的規律作出的,「水上火下」也隱喻隨時有火滅之災。
「未濟」卦,又如何呢?
封符各爻的排序均「不當位」:陽爻在陰位,陰爻在陽位。
坎在下、離在上。
上、下卦象分離,是尚未完滿、有待變化的形態。
不過,它的卦爻辭卻很吉利。
如卦辭說:「未濟,亨,小狐汔濟,濡其尾,無攸利。」
「汔」,是「幾乎」的意思。
指小狐狸渡河,幾乎到對岸的時刻,河水浸濕了尾巴,要警惕還是有危險的。
但是,這一生動、形象的描述,隱喻在尚未完成,見有不利和危險情況下,要奮發努力,拼搏向前,不可懈惰,就會達到成功的彼岸。
這種福禍相倚,吉凶安危相互轉化的現象,在歷史上不是屢見不鮮嗎?
隋文帝、唐太宗、唐玄宗、康熙帝等,他們年輕時候,不是勵精圖治,建立不朽功業嗎?
到最後,不是無一例外地走向衰落嗎?
當中,原因何在?
說白了,就是「既濟」和「未濟」兩卦的意思。
就以唐玄宗李隆基為例,他年輕時,經歷史了「武韋之亂」,之後又與姑母太平公主進行權力鬥爭,幾經艱苦,才登上帝位。
因為皇位得來殊不容易,所以即位後往往專心一致,勵精圖治,於是創立一番事業,完成畢世之功。
這就是「未濟」卦的意思。
可惜,當畢世之功建立後,便開始沉迷享樂,不思進取;甚至耽於女寵、信用奸臣。
最後,大好江山,幾於崩塌。
既濟卦的「初吉終亂」,就是這種狀況的最佳註腳。
易理發人深省。
多讀《周易》,對待人處世,實有莫大裨益。
《周易》是從陰陽相互轉化(福禍相倚)的規律來思考的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