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命理歌訣中,有一句是這樣的:「歲君傷日為禍較輕,而日犯歲君則災殃必重」。此話何解?
這裡的歲君,乃指流年太歲,歲君是一年的主宰,一切神煞,皆從太歲起,故亦是神煞之主。太歲入命,不論是太歲割日主或日主剋太歲,都有不吉的意思。但是其不吉的程度如何?以歲君剋日主為輕,而日主剋太歲為重。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分別?
因為太歲是一年的主宰,主一年的吉凶,地位十分重要。如果日主剋太歲,即是以下犯上,以臣犯君,是不忠不義之事,故日主犯歲君則有殃災,而且必重。相反,若是太歲剋日主,則只是以君剋臣,以尊臨卑,不利事情是會發生,但由於是由上而下,合符尊卑原則,故為禍也為輕微。
從這句「日犯歲君則災殃必重」,令玄善堂想到西安事變一事。
一九三零年代的中國,正值內憂外患的多事之秋。在外患方面,日本開始不斷的蠶食中國,先有製造九一八事變、一二八事變等事端,後有成立偽滿洲國和企圖令華北特殊化。至於內憂方面,當時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,正發動五次圍攻共產黨的軍事行動,故對日本的侵略行動以「不抵抗政策」應付,實行「先安內,後攘外」的政策。當時,蔣介石命令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對共產黨用兵。不過,張、楊二人認為這樣的做法不符合國情,期望與共產黨合作,一致抗日。可惜,張學良經過多次勸諫,蔣介石依然不肯接受這建議。最後,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,張學良發動「兵諫」,捉拿蔣介石,迫使他最終答應停止內戰,一致抗日,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,史稱此事為「西安事變」。
西安事變後,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後被軟禁起來,由大陸到台灣,失去了自由超過半個世紀;而楊虎城則被蔣介石長期囚禁,直至一九四九年九月在重慶被殺。
在事件當中,蔣介石是國民革命軍最高負責人,是「歲君」,而張學良、楊虎城是下屬,是「日主」,張楊二人對蔣發動「兵諫」,就是「日犯歲君」的表現。當然,在一個大是大非的年代,張楊所做的一切,是絕對符合國家民族利益的。不過,若站在蔣介石的角度來看,他們則絕對是「以下犯上」,故此必須受到懲罰,招致「災殃」。結果,一個被軟禁超過五十年;而另一個則被處決。「日犯歲運」,果然是「災殃必重」。
從一連兩篇「從歷史看命理」的文章中,我們會發現命理源於生活,即不少命理推算的法則,其實與現實人事有著密切的關係,有著很多共通的地方。故此,多讀歷史,多懂得人情事理,對學習命理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西安事變發生翌日的新聞報道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