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/2/2015

「究天人之際」:譚冰《古今曆術考》

司馬遷曾在《太史公自序》中說過:「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。」所以,太史公除了撰寫《史記》之外,還西漢初年的《太初曆》的編纂者之一。自古以來,中國人(世界其他民族也有類似情況)就認為天人之間存在互動關係,所以他們會很努力地、想方設法地去研究天象,從而探究人事的變化。

在中國傳統文化裡,天文和曆法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古人對天文、曆法的認知和歸納,至今仍然影響人們的生活。然而,普遍中國人對天文和曆法認識不深,部份人認為過於艱深,部份人則把它們與風水迷信畫上等號。

曆法涉及天文、數學、歷史多個層面的知識,本書從基礎天文和曆法概念談起,介紹星宿、陰曆、陽曆、節氣、閏月、曆元等內容;再按朝代順序講解中國曆法的沿革、曆朝曆書的特點,以及曆算與封建王朝的關係。在古代曆算是統治者的重要工具,與政治、軍事、外交息息相關;曆書所附的曆注,更是研究當時社會、文化和風俗的重要材料。

曆法亦與術數關係密切。作者以科學、客觀的角度,詳述中國曆法沿革對七政四餘、子平八字、紫微斗數和太乙數的影響,否定迷信和宿命論;又探討子換日、八字換年、斗數閏月起盤等術數界常見的曆法問題,澄清一些不合理的說法。各位可藉此入門,一窺中國傳統曆算的堂奧。

本書作者陳泳昌,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(一級榮譽)及碩士,現任職於跨國資訊科技公司。雖讀數理出身,但自少遍讀經史,打下堅實的國學基。遊走於現代科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,以筆名「譚冰」在本港術數雜誌發表曆法及命理文章。

本書大量引用了中外古今的資料,用深入淺出的方法,帶出中國曆法的知識,是一本讓現代人認識古代曆法的最佳入門讀物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