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零一八年二月四日是立春日。在傳統的曆法而言,是一年的開始。(農曆一月一日,是大家取其簡單易記和剛好是一年第一個月的第一日,故才以這天為新年。)新年伊始,恭祝各位新春大吉,心想事成。
提起戊戌年,玄善堂想到的第一件事,就是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年。
自甲午戰爭後,列強紛紛在華要求租借港灣及劃分勢力範圍,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,因此有識之士紛紛提出改革的要求。就在一八九八年(戊戌年),是光緒帝便接受了以康有為,梁啟超等人提倡的新政,實行變法,由於是年戊戌年,故史稱這次改革為「戊戌變法」。是次變法,由於帝黨(光緒帝)與后黨(慈禧太后)的政治角力、保守派與維新派的權力鬥爭等種種複雜因素,最終導致「戊戌政變」而結束了,中國從此錯過了一次和平改革的機會。
六十年後的戊戌年,即一九五八年,讓玄善堂想起了毛澤東展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(又稱「三面紅旗」:大躍進、總路線、人民公社)。第一個五年計劃在超額完成的優異成績之下,毛澤東「乘勝追擊」,制定了「鼓足幹勁,力爭上游,多、快、好、省地建設社會主義」的總路線,作為經濟發展的總綱領,爭取「在十五年內超英趕美」。這個計劃,最終在「三分天災,七分人禍」的種種原因之下失敗了。
兩個戊戌年,在中國歷史上都有「大事發生」,這究意是巧合?還是早有定數?
要解答這個問題,我們可以從戊戌年立春的四柱來看。
每次戊戌年的立春日四柱,首兩柱都必定是戊戌年甲寅月。單看年月兩柱,就可以見到是年將會動盪不安。為甚麼?因為是強木剋強土,有交戰之象。如何看?玄善堂教你看。
天干的甲,五行屬木;天干的土,五行屬土。地支的寅,五行屬木;地支的戌,五行屬土。天干戊坐在地支戌上,稱為「干支同氣」,屬強土;天干的甲坐在地支寅上,稱為「干支同氣」,屬強木。在五行的生剋原理上,木是剋土的,因此,戊戌遇上甲寅,便是強土遇上強木,出現交戰情況。立春四柱之中,年月兩柱,已佔去一半出現交戰情況,是年動盪不安,由此可見。
至於第三個戊戌年,情況又如何?是否同樣會出現動盪不安的情況?諸君請看近日所發生的事,便略知一二。只是剛踏入戊戌年一個月還未夠,已有不少事發生了:全球股巿大瀉、台灣花蓮地震、廣東佛山地陷、香港發生造成十九人死亡的巴士車災、俄羅斯客機意外造成七十多人罹難,還有美國佛羅里達州高中校園槍擊案…
未來情況如何?中國天文曆法權威蔡伯勵先生,有以下的看法:
陽曆2018年2月4日,是戊戌年之「立春日」,亦即是在農曆丁酉年十二月十九上午五時三十分交脫,其四柱八字為 「戊戌年、甲寅月、丁卯日、癸卯時」,八字中有二土、四木、一火、一水,正體五行欠金,但細查年支「戌宮」內藏辛金,時柱「癸卯」納音屬金,故仍以五行齊備論。
八字展開,以戊戌太歲二土為主,備受月柱、日支、時支內之四木所尅,日干丁火本可化解,但丁火被癸水牽制,看來仍是木重土傾。尚幸月支寅宮,內藏丙火;日支卯與年支戌,又能合化為火。由是木火相遇,則木先生火,火再來生土,遂從原來「木尅土」之勢,反而變成連綿相生。若此推論成立,是謂之「五行有救」,反禍為祥。
歸納上述分析,戊戌流年開始時,社會上有不少爭拗擾攘出現,政制有壓力,地產有放緩跡象,金融界平平,惟科 技界有一枝獨秀之勢。大致而言,本年適宜保守,未許過分進取,惟近年人事氣貫長虹,能否人定勝天?誠屬未知之數也。(節錄自二月份《信報財經月刊》)
簡單而言,今年年初,社會會較為動盪,事多反複。農曆三月要特別小心,到時可能會有地震、火山爆發,或較嚴重的火災的事發生。立夏之後,情況好有好轉。
以上所言,只是建基於曆法上的五行干支生剋來推算,僅屬一個方面的分析,未有顧及時局的變化,當中仍有不少變數,故此大家僅作參考好了,不要過於執信。
玄善堂恭祝各位新春大吉,萬事勝意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